分别在相关媒体平台公布最终获奖名单,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同时选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线上展示,推广郁南无核黄皮文化和乡村振兴成果。
博罗县航天育种品种展示区。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于加良介绍,惠州正据天时,享地利、人和,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生活圈,依托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农业产业基础良好,即将全面启动一带三区的产业规划。
在海洋渔业区,参展单位重点展示了惠州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大黄鱼、黄唇鱼、海龟、金钱龟、观赏鱼等特色活体水生动物。这里出产的大批名特优新农产品,蕴藏着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和商机。在预制菜展示展销和品鉴区,9家代表性预制菜企业展示了全市近百种预制菜拳头产品,并提供现场试吃体验。湾区认证把农业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管理的农产品三前三后问题全链条压实主体责任,不仅保障了产品品质和信息的透明度,也促进了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产业强农兴农促振兴,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该公司作为惠阳一家本土加工企业,帮助新圩村的农民解决农作物销路问题,提升了新圩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该示范场副场长易建彬表示:我们负责对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进行试用、监测、效果分析及推广应用,希望能真正帮助到农户。产品生产车间 绿油农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效率,工艺升级提高产能,是龙川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近年来,龙川县大力推动油茶种植,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42万亩,建成省级油茶产业园,全县从事油茶生产经营企业155家。在产业园项目支持下,绿油农业近年来引进投产茶皂素提取生产线、化妆品生产加工线,每天可生产山茶籽护肤品、洗护用品等日用品5吨左右,形成绿油品牌,拓宽山茶油的用途,充分发挥油茶果的经济价值。绿油农业市场总监骆永胜说。绿油农业山茶油系列产品 绿油农业洗化系列产品 据了解,河源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重点支持建设油茶加工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目前河源已形成茶油规模化加工能力及化妆品、护肤品、洗护用品、保健品等精深加工衍生产品体系。
【撰文】王惠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王惠增城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景观节点荔湖碧道 据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示范点建设已纳入全省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考核范围。
建设示范点以来,林业部门科学清除病害松树,补植套种具有较高生态、景观和经济价值的乡土阔叶树种,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完善各项便民设施。据悉,目前全省已建设193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实现了县域和省属国有林场全覆盖。核心区域的荔韵公园原是增城区一个极其普通的郊野公园,山上森林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松树受松材线虫病危害。市民在增城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群众游玩 据增城区林业和园林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江全介绍,2023年以来,共投入1359万元打造增城区荔韵·荔湖公园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其中森林质量优化提升1219亩,建设水鸟生态廊道75亩。
下一步,广东结合县镇村绿化和山地公园、郊野公园建设工作,把示范点与示范林场、公益林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地有机串联,推动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带,牵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力加速,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增添新优势。在这里还可以眺望增江画廊和圣皇洲岛,增江美景尽收眼底,清幽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让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着这个高品质的城市园林带来的宁静与舒适。【记者】戴甜甜 【通讯员】林荫 【来源】南方农村报社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赵飘飘。193个示范点全覆盖县域和省属国有林场 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已投资40.7亿元,打造了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193个,实现县域和省属国有林场全覆盖,其中森林公园类示范点142个(含森林公园、山地公园、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其他类型示范点51个(含湿地、城市公园、乡村公园等)。
增城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俯瞰图 全省各地结合百千万工程,统筹四旁五边绿化,在城市留白空间、城镇近郊、乡村周边等与自然交汇处,采取近自然的手法建设县镇村绿化示范点,在示范点内主干道两侧种植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兼顾摇钱树景观树,营造了林和城相依、林和人相融的绿美生态环境,展现更多自然美、增添更多野趣,推动实现群众与自然山水的更多偶遇。今年,广东将加力提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成效,充分挖掘和利用各地资源禀赋,用好城镇周边的集体林地、果园等,重点打造以郊野公园、山地公园为主体的示范点,拟在全省57个县(市)至少新建1个郊野公园、山地公园类示范点,并将其纳入县城规划设计。
2024年,广州将持续推进13个绿美广州示范点建设,完成森林提质增绿约23万亩。增城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景观节点荔韵公园 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的样板房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记者行活动,走进增城区荔韵·荔湖公园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感受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幸福感。
今年,广东将继续新建一批山地公园、郊野公园类示范点,通过示范点与示范林场、公益林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地的有机串联,推动打造一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带。增城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林分优化 经过优化改造,2023年底荔韵公园以全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成为集全民义务植树示范、自然科普教育体验、观光游览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示范园,也成为增城区展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综合效益成果的样板房。媒体团在荔韵公园山头主景区,看到周边不少街坊,或登高健行,或骑行漫步,满眼都是成荫的绿树和各色花草。荔韵公园圣皇洲岛 据了解,2023年广州市全面推进绿美广州八大工程,完成森林提质增绿23.5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推进3个市级和10个区级示范点建设,初步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辐射带动的绿美生态建设格局核心区域的荔韵公园原是增城区一个极其普通的郊野公园,山上森林植被为针阔混交林,松树受松材线虫病危害。增城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林分优化 经过优化改造,2023年底荔韵公园以全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成为集全民义务植树示范、自然科普教育体验、观光游览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示范园,也成为增城区展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综合效益成果的样板房。
2024年,广州将持续推进13个绿美广州示范点建设,完成森林提质增绿约23万亩。据悉,目前全省已建设193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实现了县域和省属国有林场全覆盖。
下一步,广东结合县镇村绿化和山地公园、郊野公园建设工作,把示范点与示范林场、公益林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地有机串联,推动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带,牵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力加速,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增添新优势。市民在增城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群众游玩 据增城区林业和园林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周江全介绍,2023年以来,共投入1359万元打造增城区荔韵·荔湖公园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其中森林质量优化提升1219亩,建设水鸟生态廊道75亩。
【记者】戴甜甜 【通讯员】林荫 【来源】南方农村报社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赵飘飘。193个示范点全覆盖县域和省属国有林场 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已投资40.7亿元,打造了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193个,实现县域和省属国有林场全覆盖,其中森林公园类示范点142个(含森林公园、山地公园、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其他类型示范点51个(含湿地、城市公园、乡村公园等)。
今年,广东将继续新建一批山地公园、郊野公园类示范点,通过示范点与示范林场、公益林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地的有机串联,推动打造一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带。媒体团在荔韵公园山头主景区,看到周边不少街坊,或登高健行,或骑行漫步,满眼都是成荫的绿树和各色花草。增城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景观节点荔湖碧道 据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示范点建设已纳入全省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考核范围。在这里还可以眺望增江画廊和圣皇洲岛,增江美景尽收眼底,清幽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让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着这个高品质的城市园林带来的宁静与舒适。
今年,广东将加力提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成效,充分挖掘和利用各地资源禀赋,用好城镇周边的集体林地、果园等,重点打造以郊野公园、山地公园为主体的示范点,拟在全省57个县(市)至少新建1个郊野公园、山地公园类示范点,并将其纳入县城规划设计。增城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俯瞰图 全省各地结合百千万工程,统筹四旁五边绿化,在城市留白空间、城镇近郊、乡村周边等与自然交汇处,采取近自然的手法建设县镇村绿化示范点,在示范点内主干道两侧种植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兼顾摇钱树景观树,营造了林和城相依、林和人相融的绿美生态环境,展现更多自然美、增添更多野趣,推动实现群众与自然山水的更多偶遇。
建设示范点以来,林业部门科学清除病害松树,补植套种具有较高生态、景观和经济价值的乡土阔叶树种,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完善各项便民设施。增城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景观节点荔韵公园 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的样板房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记者行活动,走进增城区荔韵·荔湖公园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感受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幸福感。
荔韵公园圣皇洲岛 据了解,2023年广州市全面推进绿美广州八大工程,完成森林提质增绿23.5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推进3个市级和10个区级示范点建设,初步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辐射带动的绿美生态建设格局【记者】伍咏言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欧晓嫦。
据介绍,本次活动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将充分发挥832平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产销对接作用,推动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入湾出海,大力拓宽粤港澳大湾区销售渠道。2023年10月,广东援疆指挥部启动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专项工作,通过建设线上主平台和开展一系列落地活动,畅通粤新两地产销对接渠道,拓展两省区经济纵深。届时,现场将有来自中西部22省(区、市)832个国家级脱贫县近万款优质特色农副产品汇集。粤疆两地虽地域距离遥远,但因资源禀赋差异大,农业互补性强,为两地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广东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专项工作,把广东作为消费大省的市场潜力和新疆作为农业大区的资源禀赋统筹起来。在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下简称广东援疆指挥部)的组织下,多家疆企积极参展勇闯湾区市场,带来新梅、坚果、果干、乳制品等新疆地道风味。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凭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出了琳琅满目的名优特农产品。据广东援疆指挥部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广东援疆企业特色农产品在粤销售额超过1亿元,线上销售额超过500万元。
其中,疆品南下就是把广东对口支援地区的优质产品带到大湾区,让湾区消费者品尝到西域风味。本次活动以农副产品为切口,通过现场推介深化产销对接,打通‘疆品南下的消费帮扶之路,既能丰富了大湾区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也有助于激活了疆品的市场潜力,提升疆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